(来源:世界教育信息杂志2016年第12期 )
德国政府不仅向学生提供优厚的国家助学金,同时有来自不同机构的、名目繁多的奖学金。德国教育与科研部(BMBF)奖学金数据库显示,仅在该网站注册的奖学金就有1350项,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除此之外,德国政府和商业界还向学生提供低息的学业贷款,以此补充国家助学金和奖学金留下的空隙。国家助学金、学业贷款和奖学金这三类资助共同构成了德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框架。
德国大学生服务中心联合会的第20次社会普查数据(2012)显示,德国大学生每月平均可支配金额为864欧元。87%的德国在校大学生接受来自父母的经济支持,月均额度为476欧元;63%的大学生通过打工贴补生活,月均薪酬为323欧元;32%的德国大学生受到了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月均资助额为443欧元;5%的学生申请到了学业贷款,月均获得451欧元;4%的学生获得了奖学金资助,月均资助额为336欧元。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首先,德国大学生通常需有两个以上的经济来源,因为单一经济来源不足以维持他们的学业开销;其次,德国大学生获得最多的资助是国家助学金;最后,大多数的德国在校大学生都得到家庭的经济支持。这不仅是源于对教育的重视,也与德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有关。德国法律规定:即使子女已达到成年年龄,父母还是有义务资助子女完成他们的第一个就业资格教育(如本科教育)。
除了家庭资助和勤工俭学两种经济来源外,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和学业贷款是德国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见图1)。
国家助学金
德国国家助学金于1971年由勃兰特政府通过立法确立,旨在保障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可以平等享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该助学金由国家津贴(50%)和无息贷款(50%)构成”。这意味着学生只需在毕业后归还其中贷款部分,且无需支付利息,这无疑对受资助者是非常有利的,正因为如此,该奖学金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审核非常严格。申请人必须证明自己无法获得足够的用于大学学习的经费,申请者的父母、配偶以及他(她)本人的收入水平是申请成功与否和获得受资助额度的关键。如果申请人有较多兄弟姐妹,说明申请人父母的经济压力较大,这会提高申请人的成功几率和受资助额度。家庭经济困难是该助学金的唯一评审标准,学习成绩优势不在评委考虑范围之内。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国家助学金的初衷从未变过,那就是帮助来自经济状况较差家庭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以达到教育公平的目标。国家助学金的主体部分包含以下内容:基本额度、住房补贴、医疗保险补贴、护理保险补贴;此外,如果申请人有10岁以下的子女需要抚养,还可以申请子女抚养补贴。在住房补贴部分,助学金区分了与父母同住的申请人和不与父母同住的申请人,不与父母同住的申请人需要额外支付租房费用,因此会得到更多的住房补助。
无息贷款部分需要学生在毕业后的第5年开始偿还,每月最少偿还105欧元,也可以按季度偿还,20年内偿清。“另外,还有若干优惠措施:学生若能提前完成学业而且成绩优秀,可以减免一部分贷款;一次性还清贷款还能享受减免待遇;月收入太低有可能不需要偿还贷款。”
2015年1月,德国《国家助学金法(第25修正案)》开始生效,这一修正案中有很多重大变化,其中学生受益最多的就是助学金将总体增加7%,最高资助额将从670欧元提高到735欧元,这是自2010年助学金额度调整以来的首次调整。具体额度变化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国家助学金额度有了全方面的提升,最高增长额度可达65欧元。此外,需要抚养10岁以下孩子的大学生所获得的子女抚养补贴也大幅增长,从原来第一个孩子每月113欧元,之后每个孩子每月85欧元,增长到所有孩子一律每月130欧元。值得注意的是,助学金额度的提高从2016年秋季正式开始执行。该修正案于2014年12月在议会获得通过,也就是在修正案通过20个月之后,学生才能享受到助学金7%的提升。对此,德国大学生服务中心秘书长阿西姆·迈亚曾公开发表意见说:“回顾2010年至今的价格和收入变化,我们会发现:国家助学金的额度在2015年冬季学期就应该增长7.5%……”。尽管国家助学金姗姗来迟,德国大学生还是普遍表示欢迎,毕竟这是6年以来第一次提高助学金额度,而且相较2010年2%的提升,7%的幅度可谓客观。
学业贷款
学业贷款是所有可用于学生学业贷款的统称,学业贷款又分为低息的教育贷款(以下简称教育贷款)和商业学业贷款。
(一)教育贷款
教育贷款受到德国政府的支持,是专门发放给大学生的低息贷款,用以资助那些没有获得国家助学金或助学金不足以维持学业的学生,希望能够借此使他们完成学业,或者更快地完成学业。本科阶段申请人须在第三学期时方能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交前两个学期的成绩证明;硕士阶段申请人需要提交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证明。资助的金额可以是每月100欧元、200欧元或300欧元,资助时长可以由申请人自由选择,但不得短于3个月或长于24个月,且总额不得超过7200欧元。在特殊情况下,申请人可以申请一次性支取3600欧元。教育贷款和申请人、申请人父母的收入与财产均无关系。
因为是低息贷款,所以需要学生在自获得贷款的第5年起开始偿还,每月偿还额度为120欧元,申请人也可以一次性清偿所有贷款,并不会因此支付任何额外的费用。此贷款的利率会在每年的4月和10月做出与市场行情相适应的调整,尽管如此,它的利率还是会远低于普通贷款以及其他学业贷款。以2016年4月为例,如果学生在一年内清偿贷款,利率为0.87%。当然,利率是随着市场变化浮动的,2008年时该利率一度达到了6.37%。
贷款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由德国教育与科研部确定每年的可贷款额度,并制定资助相关的规定,然后交由德国联邦行政管理局(BVA)具体执行。德国联邦行政管理局接收学生的贷款申请,并根据教育与科研部的规定进行审核,并最终确定哪些学生获得贷款。申请人申请成功后与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签署贷款合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支付学生贷款,并在贷款到期后要求学生清偿贷款,其间由教育与科研部为贷款 担保。如果学生到期不清偿贷款,教育与科研部则委托联邦行政管理局收回贷款。
(二)商业学业贷款
自2006年开始,德国7个联邦州的公立大学开始收取学费,这使得大学生的经济负担骤增。很多商业银行或教育基金开展了学业贷款业务,目的在于给无法获得国家助学金或无法从家庭等其他途径获得足够经济支持的学生提供一个获得学习费用的机会。商业学业贷款和一般的商业贷款没有太多不同,主要区别在于贷款申请人通常不会一次性获得款项,而是按月获得,以供其支付学习和生活开销。商业学业贷款的利率往往是教育贷款利率的3倍或更高,每个商业银行或教育基金的利率均不相同,表2中列举了几个覆盖德国所有联邦州的商业学业贷款及其利率。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低息教育贷款,还是商业学业贷款,均须学生连本带息偿还。如果贷款获得者到期不能偿还贷款,则往往需要进入个人破产程序。低息是教育贷款的优势,只有在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情况下才会推荐学生申请商业学业贷款,因为它们的利率要远高于低息教育贷款。随着2014年德国所有公立大学取消学费,学生经济负担降低,对商业贷款的需求也在减少,商业银行正在逐渐削减此类业务。
奖学金
德国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奖学金。德国奖学金可以分为三类:优秀人才奖学金、“德国奖学金”和其他特殊奖学金。
(一)优秀人才奖学金
优秀人才奖学金是由德国政府出资、经由13个基金会或资助机构筛选并颁发的全额奖学金。奖学金的额度与国家助学金相似,区别在于国家助学金中有一半是无息贷款,而优秀人才奖学金是全额奖学金,获得者无需偿还一分钱。除此之外,奖学金获得者每月还会额外获得300欧元的买书补助。申请者除了要通过由各个基金会和机构所组织的严格筛选程序外,通常也会被要求参加基金会和机构所组织的活动,并定期提交书面报告来汇报自己的学业进展情况。如果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奖学金则有可能被终止。
在13个基金会中,除了德国人民基金会以外,其他12个基金会和机构都有政治、经济或宗教的倾向性。各基金会的成立时间、倾向性和资助目标人群见表3。
上述13个基金会和资助机构中,需要特别提到的是阿维森纳学习资助机构,该机构是德国最年轻的优秀人才奖学金资助机构,也是第一个亲伊斯兰教的、代为分发国家资助的奖学金机构。该机构成立于2012年,并于2013年获得了颁发国家优秀人才奖学金资格。这一方面说明了伊斯兰教在德国的影响在增强,另一方面体现了有着国家背景的优秀人才奖学金对德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和民族背景的人群的全覆盖。
学生如果申请优秀人才奖学金,除了需要有优秀的成绩外,还需要展示出一定的社会责任心,并准备在毕业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尽管申请人的政治、宗教和经济倾向性不是申请的硬性要求,但是在审核申请时,基金会和机构会考虑申请人的态度是否与该组织的宗旨相符。宗教性质的基金会也会资助非该宗教信仰的申请人和非神学专业学生。
优秀人才奖学金获得者的人数占奖学金获得者总人数的47%,是各类奖学金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一类。
(二)“德国奖学金”
从2011年开始,有天赋或者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可以向自己所在的大学申请“德国奖学金”,高校通过自己的评审程序来决定将奖学金颁发给谁。长久以来,德国的政府奖学金都是由政府直属部门或者受政府委托的基金会或机构来颁发的。尽管早在1981年,德国科学咨询委员会就曾经建议,赋予高校自主颁发奖学金的权力,在30年后,这一建议终于被采纳。因此,“德国奖学金”对德国高校的意义非凡,大学终于有权力直接发放奖学金。这一变化被称为改变德国奖学金文化的创举。
“德国奖学金”不是全额奖学金,学生每月获得300欧元的资助,资助持续到规定学习时间为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德国奖学金”与其他类型的助学金或奖学金并不冲突,学生完全可以在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再获得额外300欧元的资助,这对于成绩优秀且家境窘困的学生可谓一个好消息。其中一半的资助资金来自政府拨款,另一半来自私人资助者,他们可以是企业、基金会或者个人。私人资助者可以联系大学,提出资助意愿,但更多的情况下需要大学主动去寻找愿意提供资金的资助者。
根据德国教育与科研部的统计,2014年共有2.25万人获得了“德国奖学金”,总额达到2400万欧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4%。虽然2.25万人距离奖学金设立时的目标16万人(占在校大学生的11%)尚有距离,但奖学金资助总人数在保持稳步增长。
“德国奖学金”给德国大学带来的不仅是颁发奖学金的权力,同时带来了巨大的工作负担。资助往往需要根据私人资助者的要求提出一定的限制性或倾向性,并因此引发了大学商业化的指责。
(三)其他奖学金
除了上述规模较大的奖学金和奖学金机构之外,德国还有着数量众多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和不同来源的奖学金,按照它们的特点可以分为:地区性奖学金、专业性奖学金和特殊人群奖学金,以及专门资助与外国交流的国际奖学金。
德国有超过100个地区性的奖学金,这些奖学金多由地区性的基金会、城市或联邦州出资,用以资助来自特定地区的学生。判断是否获得资助的标准也多为学业成绩和需要资助的迫切性。各联邦州的奖学金在挑选受资助人时,还会考虑到本地区青年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因素,借此增强本州在全国范围内的科研竞争力。巴登-符腾堡州的州立基金会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奖学金项目就提供此类奖学金。
13个优秀人才奖学金基金会和资助机构以及其他由公共财政支持的资助通常是没有专业限制的,企业和私人的资助机构则往往专注于一个或某几个特定专业,且这些专业通常与企业所在的行业或私人的兴趣有关。比如,西门子基金会只资助理工专业的学生。根据德国基金会联合会的统计,全德国有近2000家此类基金会,其中包括了很多大型的基金会,如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大众汽车基金会等。除了大型跨国企业外,德国的中小企业也是企业基金会的创建者,给学生提供面向不同专业的奖学金,且数量多于大型跨国企业所提供的奖学金。
特殊人群奖学金主要针对弱势群体,比如有移民背景的学生和女性学生。近年来,难民是德国媒体的热门话题,该群体也日益受到德国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很多德国公共机构都专门开设了针对难民的服务,并提供经济支持。德国政界也制定了针对难民的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容忍居留者[16]可以在德国不间断居留15个月后获得申请德国国家助学金的权利,此前这一期限一直为48个月。
除了上述奖学金外,还有专门资助与外国交流的奖学金,如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奖学金。近来,越来越多的德国大学鼓励或者要求学生到国外交流一至两学期,而国际奖学金可以帮助学生达成这一目标。除了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外,欧盟的伊拉斯谟项目也资助了大量的德国学生去到外国交流。
总结
通过总结,本文勾勒出了德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轮廓。德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如图3所示,由三个支柱组成:国家助学金、学业贷款和奖学金。其中,学业贷款又分为由国家支持的教育贷款和由商业机构运作的商业学业贷款;奖学金则面向更广泛的人群,为那些家境尚好却又不是很富裕的学生提供一条通过勤勉学习获得资助的途径。这对原有的资助体系是有益的补充。
这一资助体系使得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家境尚可又努力学习的学生可以申请各类奖学金,而由于某些原因既无国家助学金也无奖学金资助的学生可以申请学业贷款。这样,就不至于有人因为经济原因而不得已放弃大学学业。
随着“德国奖学金”的确立,德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出现了由国家、学校和第三方机构组成的、多渠道资助发放模式。这给高校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资助申请渠道和机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仅关注对学生学业的资助,而对科研的资助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这也是如德国洪堡基金会等一些世界知名的基金会没有出现在本文中的原因,此类基金会只资助科学研究,不资助学生求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教育信息微信公众号
|